重慶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地方軍人當政,歷年處于軍閥混戰,至1924年黔軍袁祖部隊退出四川,軍閥之間暫時相安無事。楊森當上四川督理,為粉飾太平提出建設新四川的口號,當時人心厭戰,此口號頗得民意,蔽業動后復蘇,高面出現初步繁榮景氣,作坊式工業有所增加。在此時代背景下,1925年由上海人周光明和錢仲榮在會仙橋開辦光明電池廠,這是重慶電池工業的開始。
重慶地勢不平,坡坎多,夜行多用燈籠火把,電池產生后,成為人民生活必須用品的熱門貨,銷售頗旺,有利可圖。此情況刺激了這一新興工業的發展,一時如雨后春筍,生意盎然。1926年錢仲榮在朝天門另辦“友森”電池廠,繼后他又和蔣銘德在東水門打鑼巷創辦“中華”電池廠;1929年馮永年在蓮花池開辦“永年”電池廠,這些廠大多范圍較小,人數在十人左右;1931年馮永年和劉長禎等人在富城路合辦“愛國”電池廠,人數有五、六十人,已算是大規模廠了。同年還有羅澤深在三門洞開辦的“恒興”電池廠;1932年鄧壽其又在侖壩子開辦“同力”電池廠,他在1936年和孫竹生、王鈞銓合作改為“群力”電池廠;劉潔泉在四牌坊刁家巷開辦“泉盛”電池廠。1937年,賀師能在四牌坊開辦“益豐”電池廠。以上是重慶電池工業1925年~1937年從無到有發展的歷史進程。
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民政府遷駐重慶,這對中華民族來說是奇恥大辱。但隨著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所有政府機關、外交使節、內遷工廠及其文教商賈,亦先后薈萃重慶,全市人口由原30萬驟增至120萬,工商行業出現空前未有的畸形繁榮,電池銷路大增,電池行業亦隨之發展,如武漢人唐伯辰開辦的“神明”電池廠于1938年內遷重慶,在南岸道座廳建廠生產“國術牌”和“大刀牌”電池,當時國民黨官辦企業承包也與民爭利,相繼生產電池,先是資源委員會生產的“日月牌”電池之后,軍政部電訊二廠生產軍用電池,廣播器材廠生產的“廣播牌”電池,都先后上市。
解放后,人民政府調整產業結構,將當時的三家官辦廠合并為“重慶電池廠”,生產軍用、民用干電池和蓄電池,1958年后改為全部生產蓄電池,這即是重慶蓄電池廠前身。
在新民主主義經濟政策指引下,人民政府對私營廠大力扶持,沒有資金就貸款,產品采取由百貨公司收購和預付款來維持生產。當時,由于新民主主義革命尤其,部分宗教職業者、僧、尼、修女等紛紛還俗,爭取做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另處也有一部分一時無法就業的閑散人員,每人集資二百元(舊幣二百萬元)辦起群力、勞生、益華、和平四家小電池廠謀求自產自救。
1951年,國家對私營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通過私私并廠,將23家小廠合并為13家(即:益豐、華豐、神明、五一、華生、祥明、奇明、蜀都、正大、群力、勞生、益華、和平),這13家廠到1955年社會主義建設高潮推動全行業公私合營時,又分別并入公私合營的益豐和華豐兩家電池廠。從此,重慶電池工業進入了為期10年的雙豐并存局面。
1955年公私合營后,隨著所有制的改變,政府直接派公方代表管理企業,職工成為企業的主人,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生產得到發展,企業的生產手段逐年由作坊式手工生產向半機械化過渡。1959年輕工部向益豐電池廠投資,添置部分生產設備后,電池裝配從打電到成品實現了單機操作。
1965年,雙豐兩廠合并改為“重慶雙豐電池廠”,從而結束了兩廠對峙而成為電池行業重慶只此一家生產企業,1967年正式命名為“重慶干電池廠”。1985年經上級批準成立“重慶干電池總廠”。經1997年12月12日廠務會決定,廠名由“重慶干電池總廠”更名為“重慶電池總廠”,并經渝中區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8年4月3日批準生效;經1998年5月21日決定(干電發[1998]49號文),從1998年7月1日起正式啟用“重慶電池總廠”。
1980年R20“鹿牌”鐵殼電池榮獲輕工業部優秀包裝裝潢獎;1987年R20精裝“大刀牌”電池榮獲輕工部和四川省優質產品;多年來,由于產品歷史悠久,質量穩定,長期供不應求,并多次獲部、省、市優質產品光榮稱號,因而在省內外城鄉市場享有很高的聲譽,其中省內市場占有率達三分之一以上,傳統名牌產品“火車牌”電池在西南地區生產、銷售量*大。1988年產品已開始批量打入國際市場,遠銷英國、緬甸等國家和地區,突破了產品出口為零的歷史,并于1988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先進企業”,經工商銀行重慶市分行企業信譽評估為“特級信用企業”。
工廠通過實施“三峽庫區環境治理搬遷結合企業技術進步項目”,于2005年5月由重慶市渝中區搬遷至渝北區空港工業園,建成了布局合理、環境優美、技術先進、產品環保的新工廠。工廠占地面積67322平方米(約101畝),建筑面積3.41萬平方米。企業先后通過ISO9001、ISO14001質量、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是重慶市首批七家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和首批命名的五家環境友好企業之一,被重慶市政府授予“十五期間環境保護先進集體”、“標準化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和“產品標準獎”,成為“重慶市青少年環境教育基地”和全國輕工業“卓越績效先進企業”。 時至今日,重慶電池總廠已成為中國電池工業重點骨干企業之一,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也是以生產各型干電池、蓄電池為主,以及有色金屬熔煉軋制的綜合性國有企業。
廠主導產品火車牌電池久負盛名,暢銷不衰,深受幾代人的信賴。企業堅持“發展、環保、科技領先”的思路,與重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合作,在技術創新、產品上檔換代和無汞化攻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火車牌堿錳電池率先實現無汞,是國家科技部、環??偩值任宀课摵鲜谟璧摹皣抑攸c新產品”,被中國電池工業協會認定為“綠色環保電池”。企業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獲國家發明專利的無汞鋅錳碳性電池技術在企業搬遷后正式投產,實現了企業各型干電池的全面無汞,從源頭上消除汞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對全國電池行業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廣應用價值,國家環??偩?007年7月以環發[2007]105號文將該技術列入《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目錄》。2010年12月30日,“火車牌”電池商標被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重慶市著名商標”。
近年來,為適應市場變化和滿足用戶需求,企業始終致力于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工作,并推出了創新產品,火車牌智能移動電源(充電寶),它是一種集供電和充電功能于一體的便攜式電源,可以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數碼設備隨時隨地提供充電或待機供電服務,一經推出市場,深受消費者好評。